第(2/3)页 之前关系一般,李小圆请她帮忙,多给了五块钱,现在是朋友了,带东西就是纯帮忙,记下的是人情,反而不会多给钱当报酬。 至于多出来的四毛,都没提,她们拿来的本来就不是整钞,但是都是凑够了十块钱,零零碎碎,计较那一毛钱,没意思,就当给年宝买糖吃了。 方锦绣也明白这个理儿,大大方方把钱和票收下了。 她刚看了,票里面有两张工业券,剩下的都是粮票肉票,粮票居多,还有几张布票。 都是很实用的票,不想要想换别的也很方便,她就全都收了起来。 “我今天就给我表舅寄信。”方锦绣保证道。 景年小米牙啃着江米条,竖起小耳朵听大姐姐们说话,并且自动把他姐姐的话转换成了“我今天就给你们变戏法”。 江米条脆甜脆甜的,景年吃得很慢,打算留一半给姐姐吃。 李小圆带来的两个姑娘里面,一个短发瓜子脸叫张敏的,突然想起来说:“绣儿,之前小圆打听有人要买表,是不是你要卖?” “是啊。”方锦绣点头。 “咋地,你要买?我昨儿问你你还说没钱。”李小圆吐槽道。 张敏说:“你今天问我我还是没钱。” 李小圆:“……?” 张敏不搭理她,拉着方锦绣说:“你是不是想要开水瓶?正好昨天上的一批货里头,有不要票的瑕疵品,你要不?” “要啊!”方锦绣一口应道。 瞅瞅,这就是人脉的作用,好处这不就来了! 她立刻牵着景年,跟张敏去看开水瓶。 开水瓶有两种,一种竹编外壳的,便宜,九块钱,要一张工业券。 然后就是铁制外壳的,十二块钱,两张工业券。 张敏带方锦绣看的是铁制外壳的,所谓的瑕疵品,就是瓶身上的花有一半没印出来,只有隐约的轮廓和颜色。 但是不要工业券! 所以很抢手,因为张敏看着这个柜台,就是卖这个的,才能先下手为强,今天不给方锦绣说,回头也会问问亲戚朋友有没有需要的,这属于内部福利。 人家钱照样给,也没违规,就是普通人想买,都见不到这种不要票的瑕疵品的面。 方锦绣高高兴兴掏了十二块钱,把这个开水瓶拿下了。 其实她想买两个来着,现在也有工业券了,买的起,但是她没钱了,手上刚到手的四十块,可是买镜子的货款,要寄给她“表舅”的,不好当着人家的面用。 算了,一个开水瓶暂时也够用了,回头等镜子送过来了,再来买开水瓶吧。 方锦绣把开水瓶放进背篓里,牵着她崽,跟李小圆和两个新认识的朋友道别,高高兴兴回家去。 慢悠悠走到家,已经到晚饭时间了,村子里炊烟袅袅,大家伙儿都在家里做饭,路上没遇到几个人。 到家后,姐弟俩齐齐往凳子上一摊,走长路真的好累。 景年已经很乖了,尽量自己走,实在走不动了才要歇一歇,不过到底年纪小,腿短,体力不行,走的也慢,大部分时候是方锦绣抱着的。 “还是要弄一辆自行车……”方锦绣喃喃,她再也不嫌弃自行车简陋还要自己蹬了,再简陋也是车啊! “自行车是什么?”景年眨巴着大眼睛问。 方锦绣说:“就是村长伯伯家那个黑色的车,上次黑蛋儿去碰,还被他爸打了,你记得不?” 村里只有方永志家有自行车。 景年记得,那次他跟姐姐去村长伯伯家,看见他家屋檐下有一个奇奇怪怪的东西,两个圆轱辘,一个大黑架子。 他听见二牛跟黑蛋儿说想骑车,景年还想车是什么?跟牛一样的吗?可是之前姐姐说教他开小汽车,小汽车是个大方盒子。 “那就是自行车呀!”景年恍然大悟。 “对呀,咱们今天去县城,路上不是有人骑着吗?”方锦绣说。 景年仔细想了想,是哦,他看见好几个叔叔阿姨骑在自行车上,跑得可快了。 方锦绣畅想道:“等姐姐弄一辆自行车,咱们出门就方便了,姐姐买……姐姐请万忠叔给年宝编个小凳子放在后座,姐姐骑车带你。” 她以前见过那种加在自行车后面的带圆靠背的小凳子,专门载小孩儿的,她小时候还坐过。 “好!”景年拍着手说,其实他不太懂自行车的意义,但是姐姐说好,那肯定就是好东西。 “姐姐,这个瓶子怎么用呀?”景年又好奇起开水瓶来,回来的路上,方锦绣跟他说,有了开水瓶,他们喝热水就方便了,但是再三叮嘱,他不能随便碰开水瓶,因为很危险。 “一会儿姐姐试验给你看。”方锦绣说着,起身开始做晚饭。 白天就说了,回来给年宝做面片吃,这个她妈以前做过,她记得大概步骤。 家里没面粉,以前只买了现成的面条,方锦绣拉出app搜了搜,买了份量最少的半斤面粉,她觉着她和年宝吃,半斤应该是够了。 加水和面,这活儿方锦绣不熟,但她做饭有个诀窍,就跟炒菜的时候,咸了加水淡了加盐一样。 和面的时候,就干了加水湿了加面。 然后加到没有面可加了…… 方锦绣看着黏在手上的面浆子,陷入沉思,她明明很小心了,为什么会这样? 景年艰难地举着水瓢问:“姐姐,好了吗?还要水吗?” 方锦绣:“……不要了。” 应该不是她的问题,可是年宝加水都是她让加的,也不是年宝的问题。 那就是面粉的问题,这个面粉,它不吸水。 下次不买这家了。 方锦绣单方面拉黑了这家店铺,努力多揉了一会儿试图让面团成型,但是它团不起来,软软的在案板上摊开成一滩。 问题不大。 久经翻车的方锦绣十分淡定,反正下了锅都是要煮的,这样应该也能煮吧……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