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:圆满-《重生从北影课堂开始》
第(2/3)页
田状状老师对着后排落座的肖铭说道。
“讲讲!讲讲!”
听到老师这么说,同学更是起哄让他上去。
肖铭也是走上台去。
“各位老师、同学们,大家好!都这么熟了,我就不多做自我介绍了,直接就献丑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剧本的故事。”
“这个故事是曾在历史上真实的发生过,这就是著名古钱的“建中通宝”的故事。
据《中国钱币》1995年第一期《丝绸之路xj段历史货币考察纪要》一文中载:“1992年3月中旬,在xjxh县通古斯巴什唐代古城遗址,一次出土大历元宝、建中通宝钱3000多枚。”不过,让专家感到不解的是,在遗址中还出土许多借粮契,上面落款竟然是“大历十五年”,甚至还有“大历十六年”,要知道“大历”是唐代宗的年号,只用了十四年,何来的“大历十五年”和“大历十六年”?而且专家对古币进行了鉴定,发现确实是唐朝古币,而且不是私铸,而是官铸。”
“这些钱币背后就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,一只被国家遗忘的军团,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兵。公元640年,唐朝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,统辖安西四镇,辖下部队即称安西军。”
“公元755年,安史之乱发生,长安岌岌可危,除了唐朝各地驻军,西域(当时,西域乃至咸海地区都被纳入大唐的版图)许多王国也纷纷派遣军队东去平叛。驻军内调大大削弱了唐军在西部的防御势力,吐蕃军队乘虚而入,举兵犯境,占领河西走廊。”
“西域都护府的府治所在地龟兹,同中原的交通被拦腰斩断,这里的官兵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军。当时镇守龟兹地区的是唐朝著名将领郭子仪的侄子郭昕。”
“在央视《发现》的节目《龟兹·龟兹》中曾介绍,面对吐蕃经年累月的围困,郭昕和他的守军们没有放弃,他们与龟兹当地民众团结一致,一边厉兵备战,一边耕作自养,他们不仅在粮食上实现了自给,还在战马、兵器、钱币等物资上一样能够设法自行解决,这也就有了影片中的大唐建中。”
“德宗建中元年(公元780年),朝廷派遣韦伦与吐蕃会盟,在路过河陇地区时,四方百姓听闻故国使节路过,皆从四处赶来拜见,他们“皆毛裘蓬首,窥觑墙隙,或捶心陨泣,或东向拜舞,及密通章疏,言蕃之虚实,望王师之若岁焉”。
其中有一位年少时跟随大军出征,遗落在此的耋耄老人,老人满脸是泪的抓住韦伦的衣服,“问天子安否?今子孙未忍忘唐服,朝廷尚念之乎”,老泪纵横,复不能言语。
在这之后虽有张仪潮的归义军收复失地,“西尽伊吾,东接灵武,得地四千余里,户口百万之家,六郡山河,宛然而旧”,大唐中兴,自此而成。而张议潮以一己之力,再造帝国之荣光,使“百年左衽,复为冠裳;十郡遗黎,悉出汤火”。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相继沦陷,从此之后汉家也只得到明朝才在在jyg以西、哈密以东地区先后设置了安定卫、曲先卫、阿端卫、罕东卫、沙州卫、赤斤蒙古卫、哈密卫等七个卫所,史称“关西七卫”。”
“这是整个故事的背景,史书中的几行字,考古发现中的一枚钱币,背后都是一个个波澜壮阔的故事。”
“就像这则银联广告最后说的,是什么,让铮铮少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兵?为什么,几袋铜钱需要用生命去守护?一切答案,都在军歌里,飘于大漠与星空。是我们中国人,从未改变对使命的信仰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