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章 李元芳帶貨-《從神探李元芳開始》
第(1/3)页
岐州。
扶風縣。
漢朝時,為了維護京師的安定,地處京畿之地的關中腹地被一分為三,分別設立了京兆尹、左馮翊、右扶風,合稱關中三輔,扶風縣名由此傳下。
如果再往前推千年,這里還是周人早期的都邑,不遠就是鳳鳴岐山,西周王朝正是在這片土地上,建立了最早的城市、宮殿和宗廟。
李彥此時就走在扶風的街道上,感覺自己活了過來。
他曾經以為喝這個時期的茶湯,是最考驗自己的事情,但很快才發現,古代趕路才是真的折磨人。
尤其是跟著大部隊行進。
此番涼州都督裴思簡帶隊,與內衛閣領丘英、武德衛李彥等一起回京述職。
名義上護送吐蕃使節團,實質押送涼州要犯賈思博等一干吐蕃暗諜。
一群八百多人,浩浩蕩蕩的從涼州出發,過蘭州、天水,歷經半個多月,終于抵達關中。
由于李彥也是朝廷官員,路上不能隨意走動,又要看護罪犯,每日過得枯燥單調,練武都不方便。
好在抵達岐州驛館,終于可以將使節團轉交給長安來的衛隊,李彥算是解脫了。
于是乎,在上廳的房間簡單安放了行李后,他立刻帶著幾個親隨出來逛逛。
岐州的人流顯然沒有涼州繁華,但街上的僧侶明顯變多,臉上帶著虔誠之色,往一個方向匯聚。
扶風縣在后世是考古名地,出土了大量的西周青銅器,還有一個佛教圣地,是國家5a級景區,代表了世界級的品質。
李彥順著僧侶行進的方向,很快就看到連綿的寺院,隱約還能見到一座高塔,自中央拔地而起:“那就是法門寺了吧!那座高塔是舍利塔?”
身后一路跟隨的丘神績趕忙充當導游:“六郎慧眼如炬,這座法門寺建立于東漢末年,那個時候佛教剛剛傳入中原,因此也被稱為關中塔廟始祖。”
“這寺院在周魏之前稱作‘阿育王寺’,隋文帝時改稱‘成實道場’,到高祖才改名‘法門寺’。”
“而那舍利塔里,供奉著的可是佛祖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。”
丘神績望向舍利塔,神情中浮現出敬畏:“當年寺內不幸遇了火災,一片沖天火光后,舍利塔燒得就剩下塔基殘垣了,唯獨供奉佛骨舍利的臺座安然無恙,連一絲焦枯的痕跡都沒有……”
李彥眉頭一揚:“還有這事?”
“絕對是真的!”
丘神績言辭鑿鑿:“顯慶五年時(660年),圣人迎舍利于東都洛陽,供養三年,我那時還小,有幸沐浴在舍利的佛光下,頓時覺得滿身祥和,原本多病的身體也康健許多。”
“確實神異……”
李彥敷衍的應了一聲,心中不置可否。
佛教經過南北朝的大興,在許多世族心中根深蒂固,給孩子起名用字,都是用佛學。
別的人就不說了,他的爺爺李靖,字藥師,就是標準的佛學取字,希望得藥師佛庇佑。
而這舍利塔里的指骨涉及釋迦摩尼,傳得再神乎其神,都不為過。
現在這個時期還好,到了晚唐,那迎佛骨的場面,才叫狂熱。
文武百官和豪族巨富爭施金帛,四方百姓扶老攜幼前去瞻仰,有不少人甚至當場斷臂截指,就為了表示對佛的虔誠。
丘神績也是信佛的,見李彥似有興趣,談興大起。
李彥通過他的講述,還知道舍利被迎往洛陽的同時,被大火焚燒的寺院也開始重修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