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:分发田地,种植土豆-《明末重生之门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很多人以为,古代对士兵的训练很落后,没有任何技巧。实则不然,古代练兵,也有严格的规章制度,有非常严密的条款,同时也注重令行禁止。

    《大明会典》中的《军法定律》就有这方面的详细规定,嘉靖万历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在《纪效新书》当中也有同样的规定。

    主张,军队令行禁止,一号一动,严格且无条件服从命令。

    当逃卒之前,陈虎他们就是延绥镇的夜不收,接受过严格的训练。

    常年在刀头上舔血,总结下了大量经验。

    由他们三人训练士兵,最好不过。当然,孙杰也会给他们补充一些来自现代的军事思想,练兵方法。

    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赵大顶,孙杰道:“那就按照你们的方式方法来,我就不瞎掺合了,有时间了,再给你们补充一些练兵方法。我到处转转,你们练你们的!”

    孙杰朝着不远处的百姓帐篷那里走去,土豆也从现代弄过来了,接下来就是耕种了。

    直接去了陈德的那个帐篷,作为这些人当中最德高望重的族老,让他来帮助协作,最好不过。

    陈德的帐篷不大,和其他百姓的帐篷没什么两样,一家五口全住在这里。

    两个儿子,大儿子被陈虎选中当了兵,另外一个年龄还小,加上身体素质不过关,留在了家中。

    大儿子已经结婚了,只是还没有孩子。

    灾荒之年,朝不保夕,谁也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活下去,又哪里敢生孩子呢?

    陈德的妻子身体素质还好,就是看上去很苍老。

    走进陈德的帐篷,便看到了穿着迷彩服的陈德一家。

    剩下的这一家四口,蹲坐在帐篷中,喝着稀粥。

    看到孙杰走进来,几人连忙将手中的碗筷放下,急忙起身迎接。

    “老爷!”

    陈德站在侧边,弯着腰,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声。

    陈德老婆,小儿子,以及大儿媳,全都站在他身后,毕恭毕敬。

    孙杰应了一声,看到了地上的饭碗。

    里面是一些清汤寡水的稀粥,只能看见零星几颗米粒。

    指着这几个饭碗,孙杰问道:“不是每家每户,都发够了口粮,为何如此?”

    陈德回道:“老爷菩萨心肠,我们这些人还没干活就开始发粮食,整个天下也没有几个像老爷这种心善的大善人!

    我们庄稼汉没读过几天书,但也知道仁义廉耻。白吃老爷家的粮食,我们实在难以心安。”

    话虽如此,说白了,还是饿怕了。饥饿的感觉早已经深深根植内心,现在虽然能吃饱饭,可心中还是害怕饥饿的日子重演。

    分发下来的那些口粮,不敢放开了吃,如今还没开始干活,维持住性命便好,万一之后遭遇不测,有存留下来的粮食,不至于走投无路饥饿而死。

    孙杰如何看不明白陈德心中所想?只是没有点破罢了。

    “今天来你这里,就是给你们安排活计的。你吃完饭后,把所有劳力带到我那里,待会我会根据鱼鳞册,给你们分发土地。

    气节马上过去了,农时要紧,不能耽搁了,也不能一直坐吃山空,准备干活吧!

    好好干吧,只要跟着我,有你们的好日子过!”

    拍了拍陈德的肩膀,孙杰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陈德一家子急忙送着孙杰离开,等孙杰走后,陈德笑了。

    之前分了口粮,可这些东西总会吃光。手中没有耕种的土地,心里总不踏实。现在终于要安排着种地,陈德心里自然舒服。

    草草的吃完饭,陈德把所有能动弹的人,不惯男女老少,全都招呼到了孙杰那里。

    这些人穿着花花绿绿的迷彩服,三三两两的站着,或坐着,说着闲话。

    他们脸上的笑容出奇一致。

    孙杰站在他们前面,手持鱼鳞册和花名册,大声的喊着:“陈大牛!”

    站在一旁协助的陈德,立刻指着人群中正在发愣的陈大牛大喊:“大牛子,你发什么愣?赶紧过来,老爷赐地,你瞎看啥呢?”

    一个愣愣的年轻人连忙跑出,半弯着腰站在孙杰面前。

    孙杰看了看花名册上陈大牛家的记录,道:“你家有五口人,你哥哥被选中做了兵,还剩下四口人,除了你老爹年龄大了之外,你还有两个弟弟。

    你也有二十岁了,体力尚可,给你家十亩田地吧。”

    孙杰招呼着陈大牛走到跟前来,将手中的花名册交给身旁的陈德,把鱼鳞册打开,指着上面的一片土地,看向陈大牛:“你家的地就在这里,你识不识得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