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远在黑山的张燕,他的确如刘易与荀谌所猜想的那样,的确是耐不住寂寞了。 他其实,一直都关注着天下大势,要不然,他亦不会那么及时的关注到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事。他亦是有一些心计的家伙,他一直都想着把自己漂白。 嗯……这个,与后世混黑的人差不多一样的心思。通过一些不法手段赚到了钱之后,便通过一些渠道进行漂白,以一个正当商人的身份出现。所以,他一直都在寻求着一个可以漂白的渠道。当初,接到十常侍张让的信息请求,以为有机会漂白,才会出兵准备攻杀刘易。想着只要杀了刘易之后,凭张让这个一手遮天,权倾天下的宦官,便可以给他谋取一官半职,只要张让弄来一纸文书,他就可以完全脱去身上披着的这一个黑山黄巾贼的名号,然后凭着手里的十多万军马,摇身一变,变成一个手握重兵的一方官员。 有了这个身份,他就可以公然的独据一方,称王称霸。 可是,他攻杀刘易不成,反而导致损兵折将,差点连小命都丢掉,还糊里糊涂的把刘易迎上山来,还傻呼呼的想和刘易结拜称兄道弟。 当年的这件事,弄得他灰头土面,心里憋屈。自然,想借机漂白的事,因为没能攻杀了刘易,最后亦是不了了之,张让对他的事更不上心了。虽然一直保持着联系,但是张燕也知道,想靠上张让这棵树已经微乎其微。后来,张让被杀,这事就不用再提了。 接着下来,天下诸侯讨伐董卓,这对于张燕来说,亦是一个天赐良机。只要他亦能成为其中的一路诸侯,那么亦等于把他的身份给漂白了。从黄巾贼摇身一变,变成是义兵。所以,他非常机灵,分别给幽冀等州的诸侯送去了信报。表明立场,坚定不移的支持天下英雄声讨奸贼董卓。同一时间,他又给作为起号召,号令天下英雄齐起的曹操,表明自己的态度,希望可以率军一同参与讨伐董卓。 这里,亦表现出了张燕的狡黠。他一面先送信去与幽、冀州的诸侯搞好关系。等到曹操亦同意他参与天下英雄的盟军时候,如此,他便能与他们一起放下以前的介蒂,可以共同在一起共事,一起讨伐董卓,可让天下英雄亦能接受他。 只要天下英雄认同他张燕亦是其中的一路诸侯,那么,他就可以真正的以一个堂堂正正的身份。正式参与天下诸侯的争霸逐鹿,没有再会岐视他只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贼人。 但他千算万算,没算到曹操根本就不敢接受他。并没有答应让他率军一起参与讨伐。当然。也不是曹操真的没敢接受他张燕,只是很隐晦的表示,他张燕若与曹操的部下参与,也不是不可以的,但是以一路诸侯的身份参与,那就不好意思了。 这个,张燕自然不可能接受,他现在已经拥兵百万,怎么可以投靠实力远不如他的曹操?凭自己的实力,他亦相信。就算投了曹操,曹操亦未必敢用他,所以,真要投了曹操,他极有可能是被曹操夺去了自己的兵权,把自己闲赋的在一边的下场。张燕,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下场。 若曹操能同意他一同出兵讨伐董卓,他还美美的想着等击败杀了董卓,迎回皇帝,那么他这个救驾有功之功臣,是否也可得到朝廷的封赏?不要多,随便封赏给他做一郡之守,不,哪怕是一县县令,那也是官,不再是贼了。 但随着董卓逃离洛阳京城,挟帝迁都长安,他的美梦又成了泡影,正可谓人算不如天算。 不过,张燕又从中看到了一个让他眼睛一亮的东西。 那就是传说中不可一世的董卓亦不过如此,还以为董卓会与盟军大战一场,没想到居然不敢决战便匆匆逃走,把一个大好的京都白白让了出去。他的心里对董卓充满了鄙视,他在黑山这个鸟不下蛋的地方呆得怕了,想着若被他占了洛阳那样繁华的地方的话,说什么也不会逃走,哪怕在那儿战死,都好过逃回荒山野岭上。 同时,他亦觉天下英雄也不过如此,区区一个董卓,居然还让他逃了。并且,居然仅只是打到了洛阳,并没有乘胜追击,一举把董卓灭了。如此,让张燕对天下英雄无比失望,因为,没能把董卓杀了,没能把皇帝从董卓的手里抢回来,那么,这汉廷还是掌握在董卓的手中,他与董卓并不是那么的对路,料想董卓也不可能帮他漂白身份的。 本还想着从董卓手里夺回皇帝后,曹操可凭着号令天下讨伐董卓,救出皇帝的威望声望,取得皇帝的信任,掌握朝廷的大权,那么,自己或者可通过曹操,谋得一官半职,但随着攻伐董卓的盟军离散,他的希望又破灭了。 虽然,刘易又突然搞出了一个什么的新汉廷,可他与刘易更加的不对路,不可能通过刘易漂白身份的。他早早便绝了这么一个念头。 他在事后,用非常不屑的眼光看待董卓、看待天下英雄,这里面,是带着一种失望的情绪来看待的。但是,他却猛然的醒过来了。想到自己为何要用不屑的眼光看待董卓与天下英雄?其中,最主要的,便是他的实力大了,心也跟着大了,自然间便已经大到不将天下英雄放在眼内的地步。 是啊!自己的实力大了,手拥百万雄兵。既然自己的实力都已经这么大了,连董卓与天下英雄都不放在眼内,自己却还待在这个山沟沟里,是否也太过小气?这黑山,已经容不下他这尊大佛了。 张燕的野心,便有如助长草一般,在他的心里生根芽,越来越茂盛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