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8章:行业缺陷-《华娱之别样人生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跟昆汀的经历相似,宁昊在《疯狂石头》上映之前俩礼拜进过一次看守所,据说是因为把他把小区里的保安给打了。

    他在那里头信息饥渴,很享受与牢头一起审讯新犯的时光,审得比警察还仔细;后来他和一个贼成了知音,俩人从改装摩托一直聊到贾樟柯的《小武》。出来那天,他说里面没啥坏人。

    今天他找孟轻舟,并不仅仅是喝酒,这家伙已经鼓捣出了《无人区》的剧本,只是心里没什么底,想让孟老板投资呢!

    他担心什么,当然是过审了!

    美国在分级制度建立前,经历了几十年的“海斯法典”时期,日本电影昭和以来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审查时期,德国在分级制度实行的同时,也同时存在审查机制。

    有兴趣的不妨去了解一下,美国、日本过去的电影审查时期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

    但这些,和“中国式的电影审查”,完完全全是两码事儿。

    国内小工坊式的独立电影,多多少少借着90年代的遗风,还能产出一些水准线上的电影,虽然也越来越少。

    而审查制度作用影响最大的,是商业片。

    独立电影不能上映,去国外刷个奖,找找外部的发行渠道甚至于还可能盈利。即使不能盈利,投资本来也不多,亏了也就亏了。

    以贾樟柯的《小武》为例,前期拍摄加后期费用在38万左右。

    对于个人来说,这钱不少,尤其是在90年代的中国;但对于电影投资来说,这钱真的不多。

    六代导演当年敢硬扛,多少有一部分这个因素。

    然而对于商业电影,审查机制的每一个环节,都是要了命的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