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九章:挑吧,几个镯子换?-《苦难写手的六零生涯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胡家建国以前在县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,做的正是王鑫猜测的玉石珍宝买卖,开了好几家珍宝阁。

    甚至于和缅甸州以及喜马山脉附近的财阀都有些许联系,根本不缺各种硬玉软玉资源。

    建国后,因为他们这边地处偏远,而公私合营以及收缴资本家资产又是从繁华地方开始的,所以他家还是侥幸逃过了那一次,将手里的资产全部廉价脱手,就连土地也是同样如此。

    当然了,脱手的只是房产之类的东西,店里面的许多珠玉宝石都留在家里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胡国平说他们家有一库房玉石的原因。

    不过,他们家虽然有一库房的玉石,但是手里面能用的纸币还真不多。

    当年他们家处理自家家产的时候,换的全部都是银元、黄金之类的东西,从来没有想过要换纸币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实在是怕了。

    准确来讲,建国之初的大部分富贵人家,对于纸币都是抱有相当大的怀疑的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可是吃够了这方面的亏。

    那时候,或者说建国之前那些富贵人家遭受的金融灾难,可不比现代人少。

    钱庄倒闭,股票贬值,物价暴涨,货币贬值,都曾经经历过。

    清末民初的时候,曾经经历过一波钱庄倒闭,股票贬值的灾难。

    当然了,钱庄倒闭的根源也是在于股票贬值,因为有钱庄偷偷拿着储户的钱去买橡胶股票去了。

    到了民国中后期的时候,又经历了一场物价飞涨,钱不如纸的暴胀时期,谁家没个几百万呀?

    到了解放前夕,甚至一个银元可以兑换十六亿的金元卷,还不一定有人愿意换,可见民国末期货币贬值的恐怖。

    所以从那之后,很多大户人家或者说富贵人家,是根本不愿意相信纸币的购买力的。

    他们更愿意相信金银,因为只有金银才能够保值。

    就像银元,无论金元券这种纸币贬值了多少,银元本身的价格依旧还是坚挺的。

    因为银元本身是含银子的。

    不像纸币,信用崩盘之后,就只是一张废纸。

    因此,胡家金银数量不少,但是纸币数量是极其稀少的,只是需要用的时候,才会临时去银行兑换一点。

    每次兑换的时候,也是尽量拿银元去兑换,因为拿黄金去兑换感觉实在太亏了些。
    第(1/3)页